400-1500-108
電話:0512-50369657
傳真:0512-57566118
郵箱:zeiss.sale@yosoar.com
地址:昆山市春暉路嘉裕廣場1幢1001室
2022年蔡司X射線顯微鏡學術成果年報
作為“論文印刷機”的蔡司X射線顯微鏡,持續助力科學家們在國際期刊.上公開發表重要成果。
服務客戶20餘載,蔡司X射線顯微鏡(XRM)作為業界的翹楚產品,在科研屆和工業界獲得-致的口碑。而蔡司用戶則利用XRM提供的最前沿的技術,為他們的科學研究和工業研發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開辟了新的研究視野,並持續取得大量優秀的研究成果。
新一年度的學術成果已然新鮮出爐!下麵就讓我們回顧蔡司X射線顯微鏡2022年度的學術成果情況吧。
近6年(2017-2022) 學術成果概述全球用戶發布文章的數據概況(2017-2022年)截至2022年12月底,過去6年時間裏,來自62個國家,1000多家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利用全球各地的蔡司X射線顯微鏡設備發表超過3676篇文章,相當於每天都有接近2 (1.7) 篇的文章公開發表。
全球用戶文章在四大行業的分布情況(2017-2022年)研究領域分布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油氣地質、電子 半導體等多個行業,平均被引次數14.4次,高於其他微米CT文章的平均被引次數約1.5次(11.6%)。
其中中國用戶的文章數1126篇,占據總數30.6%。在所有的用戶文章中,-共有550篇高影響因子(IF>10)文章,包含頂刊CNS文章23篇。
6年內的分行業統計數據表明,XRM在材料科學文章占據三分之二,而生命科學和油氣地質文章接近,分別約占16%和17%,比去年統計的15%和16%各增長了1%.
■蔡司同步輻射成像技術科研貢獻(2022年)
蔡司同步輻射用戶有15家,目前仍然為同步輻射裝置提供硬X射線的透射X射線顯微鏡和帶冷凍的軟X射線顯微鏡。根據Google scholar數據統計 顯示,2022年 有超過100篇同步輻射的用戶文章,其中中國三大同步輻射也有30篇以上的文章發表。
■全球發表文 章TOP3科研機構(2022年)
在蔡司基於實驗室光源的X射線顯微鏡眾多用戶中,發表文章數最多的科研機構前三甲依然是:倫敦大學學院130篇,中科院金屬所113篇,曼徹斯特大學96篇,金屬所排名由2021年的第3位攀升到2022年的第2位。他們都同 時安裝了蔡司Xradia Ultra納米級分辨率和Xradia Versa係列亞微米級分辨率X射線顯微鏡。
近三年,全球用戶中,署名文章最多的前幾名作者和其研究方向分別為:
倫敦大學學院Paul Shearing, 66篇,研究方向為電池和能源材料等。
倫敦大學學院Dan John Leslie Brett, 48篇,主要與Paul Shearing合作,研究方向為電池和能源材料等。
英國法拉第研究院Thomas MM Heenan25篇,主要研究方向為電池和燃料電池、金屬泡沫、柔性電子和生物材料等。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Ehsan E Toyserkani 24篇,研究方向為3D打印、增材製造和生物材料等。
奧地利維也納獸醫大學Stephan Handschuh19篇,研究方向為動物組織、骨骼牙齒、腫瘤等。
■全球用戶文章在不同應用領域的分布情況 (2022年)在2022年的951篇用戶文章中,細分各個應用領域的文分布情況如下圖所示。這些領域同樣和我們國家所重點發展的戰略領域相對應,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深海研究、生命大健康等。
2022年國內學術成果詳情
6年內影響因子大於10 (IF>10)的全球用戶文章有550篇。其中,國內用戶發表的文章數總計219篇,約為總數的39.8%,這表明XRM國內用戶的學術實力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國內用戶學術成果概況(2022年)
2022年,國內用戶發表文章的總數為381篇,發表的高影響因子(IF>10) 文章數79篇,國內用戶2021年發表文章的總數為292篇,發表的高影響因子(IF>10) 文章數57篇,同比數據如下圖所示,2022年國內用戶文章總數同比增加了30.5%,其中高水平文章數相比2021年增加了38.6%。
近三年,國內發表文章最多的前幾位科學家分別是深圳大學董必欽教授和洪舒賢博士,研究方向主要為建築材料和腐蝕;中科院金屬所張哲峰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複合材料、仿生材料、生物力學和金屬玻璃等;雲南大學麥慧娟博士,研究方向為古生物;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的王俊升教授,研究方向為高溫合金及其原位力學性能,發表文章都在15篇以上。
■國內外不同應用領域用戶的文章分布情況 (2022年)
再來看一下國內用戶2022年發表文章的在各應用領域的分布情況。
和全球所有用戶的應用相比而言,金屬材料、地質油氣和生物材料都是X射線顯微鏡最火熱的應用領域。
從全球數據看來,XRM持續在支持大量的生命科學的研究,近年來發表了近550篇文章,雖然國內文章數相對全球14%的比例偏少,但近期國內生命科學的熱情也是逐年高漲,其文章比例較去年的7%有明顯上升,達到9%,2022年的文章數增加了35%
無論國內和國外在金屬材料文章數占比( 25 %和23%)相較去年(13%和12%) 漲幅翻倍,得益於利用XRM的3D無損成像以及結合原位力學的4D成像來研究先進金屬和合金材料的需求變得越來越重要。
源於同步輻射的蔡司X射線顯微鏡技術蓬勃發展得益於蔡司二十餘年來的技術沉澱和技術創新,在2023年,蔡司X射線顯微鏡再添新丁一-Xradia 630Versa和基於AI技術的先進重構工具包ART3.0。其在成像分辨率、成像質量以及人工智能元素引入方麵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十年磨劍終成鋒,一朝破竹勢如虹,通過本文分析可以看到在蔡司X射線顯微鏡幫助下產生的學術成果正呈迅速增長的發展態勢,它正逐漸成為科研和高端工業檢測三維微觀結構表征的必備手段之一。相信未來蔡司X射線顯微鏡成像技術將會為您帶去更多令人矚目的科研成果,持續助力科學家拓展研究的邊界。